首页 > 行业资讯 >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强

文字:[大][中][小] 2019/1/14  浏览次数:2952

          在过去的一年,合肥科技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高地加快崛起。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加快培育,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扎实推进,滨湖科学城拉开框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4%。合肥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多户、总数突破2000户,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700件、同比增长15%。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和55所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个,院士工作站47家,博士后工作站111家,全市集聚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108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自然》杂志发布“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强,“创新”——这张合肥最亮的名片愈发闪亮。

2018年12月14日,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启动建设,该装置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之一,将建成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优先启动项目,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4个大科学装置,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后第一个落户的大科学装置。

  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经建成三个大科学装置。科研人员依托三大装置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产出众多世界一流科技成果。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放电,朝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又迈出关键一步,装置获得2018年度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一等奖。此外,同步辐射光源,完成升级改造并达到国际三代光源优秀运行水平。稳态强磁场试验装置,产生42.9特斯拉稳态磁场,达到国际尖端水平。

2019年,合肥将高定位建设国家科学中心。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围绕“四个新高地”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强力打造“四个先行区”。大力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8+N+3”创新体系,加快聚变堆园区和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建设,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合肥超算中心,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等预研。强化与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促进市校深度融合,主攻应用技术转化,建设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让创新之源持续奔涌。

在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创新方面,合肥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

  2018年合肥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37个市级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近13万辆,约占全国推广总量5%,在全省新能源汽车考核中位列第一。

  今年,合肥将继续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全创改”,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抢抓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机遇,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创板。建设国家特色双创基地,打通从众创空间、工业园区到产业集群的全生命周期创新链,提升专业孵化水平。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建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专利快速申请授权绿色通道。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培育集聚,深入实施“6311”重点工程,用好首席科学家制度、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等政策,打造人才“强磁场”,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相关文章

·合肥市对取得技术创新重大成果项目申报奖励办法
·好消息!!补助来袭!庐江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战新券企业请注意!合肥市蜀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服务
·合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条件及要求政策
·2020-2021年合肥市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申报条件
·2020年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
·包河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申报指南 (区农林水务局)
·合肥市高新区科技小巨人培育条件具体内容
·奖励万元!巢湖市“数据赋能,智绘巢湖”大数据与智能应
·开展首批合肥市外国专家工作室申报工作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