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市行业资讯

《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解读

文字:[大][中][小] 2020-5-27  浏览次数:1802

一、出台依据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及《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规〔2019〕298号)和《科技部关于支持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国科函规〔2019〕185号)要求,依据《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19-2023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正式函复同意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进一步落实《科技部关于支持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国科函规〔2019〕185号)的要求,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多轮征求相关单位、高校院所和企业的意见,通过专家论证会评审后,形成《实施方案》(送审稿),经2020年5月13日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2020年5月19日正式印发。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市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和技术集聚优势,聚力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示范、创新企业培育、生态体系打造,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经验”。

第二部分是“主要目标”。到2023年,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明确四个方面具体目标,分别是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每年形成重大科技成果2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50项以上;优势领域应用示范形成特色,每年形成1-2个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创新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培育形成1-2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智能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设4个以上应用示范园区和特色小镇,建成5-8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每年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议或赛事,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取得成效。

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前瞻性布局,聚焦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重点突破。二是聚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依托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等,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在智能语音、智能视觉、认知智能、大数据智能、智能芯片、智能物联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是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发挥我市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优势,在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特色区域等领域,推进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标杆。四是强化人工智能企业培育,促进人工智能与我市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为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健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包含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加强人工智能科技合作等。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健全服务体系、营造发展氛围等四个方面保障试验区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部分是“附件”。对主要任务进行了分工明确,列出了12项即将或谋划实施的人工智能应用部分示范工程。

合肥市政策免费咨询:0551-65318129或18755150066(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2019年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已开始
·2020年新修订!合肥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流
·2020年合肥市初创型、成长期中小企业可以申报哪些项
·合肥市申报条件!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时间
·合肥市省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申报条件:8月10
·合肥高新区召开专利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会议
·合肥市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申报条件及时间
·合肥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及第一批事后奖
·肥东县社会保险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安徽省合肥市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条件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