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其他市行业资讯

其他市行业资讯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文字:[大][中][小] 2017/10/24  浏览次数:2820

 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安徽实践

创新型省份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下好创新“先手棋”,把制度创新作为根本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短板。 ”5年来,创新发展理念逐渐在江淮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新型省份建设等国家战略平台叠加效应的释放,为安徽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今年9月7日,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2+8+N+3”多类型、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省先后出台创新驱动发展 “1+6”配套政策、“1+6+2”配套政策、科技创新 “新十条”。 “1+6+2”政策实现了“企业愿意干、政府再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再支持”的崭新格局,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创业的活力。科技创新“新十条”更加突出业绩导向和产业导向,切实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从技术和产业,到平台和企业,再到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今年5月,省政府印发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着力完善重大技术研发转化机制、着力完善创新创业资源捕捉寻找机制、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路演展示机制、着力完善创新创业主体向往汇聚机制。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一位。 2016年,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475.1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68.6%;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8219.6亿元,增加值4094.9亿元,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77.7%、56%。获授权发明专利达15292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7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3.99倍、3.94倍。

基层声音

合工大智能院副院长张晓安:我们将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以平台建设为中心,以高科技企业培育孵化为抓手,成为“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新型产业培育基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紧紧抓住全面落实“全创改”试点单位建设的发展机遇,在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新机制等方面努力探索,发挥“服务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学科建设”的巨大作用,为中国梦安徽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章

·回暖明显!10月制造业PMI为51.2% 创两年来新
·滁州市规上企业认定申报条件
·界首市两个项目在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崭露头角
·蚌埠市“四大工程”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十分钟弄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如何归集!
·注意!滁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申报条件详细解析
·2020年安徽省池州市专利政策资金补助好处解析!
·2021年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条件流程要求
·宿州市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条件及补助政策
·阜阳市专利申请总量首超万件大关
cnzz统计 cnzz统计数据显示 百度站长 53客服